📌置頂文章📌 活動記錄:永社2023年轉型正義工作坊(活動已結束)

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

黃帝穎:以德國為例, 司法改革要先有轉型正義

黃帝穎(作者為律師、永社理事)

民報/政治 2017.06.07
http://www.peoplenews.tw/news/067d9d5b-2399-4893-9195-76a664c1c28d


律師黃帝穎。(圖片來源:民報/郭文宏

針對司法改革,政府召開數場司改國是會議,目前司法改革必須要重建人民對司法的信任,轉型正義和司法改革息息相關,如果司法院想將審判制度改為德國的「參審制」,必須先師法德國兩次轉型正義的工程,過去曾為黨國和政治服務,迫害人權的司法人員必須要被究責和撤換,人民才有可能重新信任司法。

現在司法最大的問題是,民調發現,八成人民都不相信司法,這對台灣的民主政治來說是很嚴重的問題。因為全世界的民主國家都是三權分立,不可能要解決紛爭的單位竟然是完全不被大家信任,當國會立法和行政有爭端的同時,也是要透過司法制度來解決和仲裁 ,如果國家有八成人民不相信司法,那麼,這個國家的民主是脆弱的,所以要重建信任,就要徹底改變審判制度。

目前司法界的爭議聚焦在審判制度的改革,司法院有意要走向德國的「參審制」,而社會上有很多聲音認為台灣需要效法美國的「陪審制」。

迫害人權的司法人員應撤職

像德國就是採取參審制,不過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德國在針對納粹和東德兩次轉型正義中,法官結構徹底改變,徹徹底底,大是大非,德國找出有哪些法官、軍官、警察,曾經當過威權體制打手迫害人民權益的,全面究責,當過東德法官的也一律免職。德國靠著重建法官的審判制度,才讓人民重新相信:現在的司法人員有受過民主法治教育,跟威權世代的司法人員已經有所不同。

反觀台灣,從威權到民主的期間,司法人員沒經過這樣轉型正義的過程,曾經迫害人權、當國民黨打手的司法人員都還在體制內。民主化過程中,國會已經全面改選、總統也直選,行政體系民主化了,但是司法體系卻沒經過淘汰 。

以「九月政爭」為例,當初黃世銘幫馬英九當打手,做政治鬥爭,結果被判刑了,黃世銘卻照樣用檢察官身份退休,現在每個月可領十七萬的退休金。這件事情對全國的檢察官產生一個提醒作用,就是在告訴司法人員說「為黨國服務會有好下場,因為黨國會保護自己」。

如果司法院要推參審制,必須將德國的整套脈絡搞清楚,司法改革不可能沒有前面轉型正義的過程。以目前司法院的立場來看,已經失去開司改國是會議的功能,因為司法院已有既定立場,這讓許多主張陪審制的法律人士,和政府的想法很難達成一致。


人民作主「落實民主、補正公投法」。(圖片來源:民報/郭文宏

轉型正義要溯及既往

轉型正義就是該「溯及既往」突破時效,沒辦法突破時效,就沒有正義了。德國有一個判例,一名納粹老兵過去在集中營外擔任駐衛士兵,他的辯護律師在法庭上說,他不知道毒氣室的存在因此不該追究他責任。但是德國的轉型正義教育做得很徹底,該名老兵自己當庭對家屬道歉,表示他確實集中營外面負責看守工作,也知道裡面在殺人,他在94歲時被判刑,關出來已經是99歲,這就是突破時效。如果按照刑法,追訴期早就已經過了,法治人權教育就是要告訴大家,當獨裁者的打手就是不對的。

民間也有些聲音,甚至是有些法官都支持像美國的陪審制度,這也是一個重建信任的方式。因為陪審制等於就是將法官認定事實的權限拉到陪審團,變成人民決定,這樣一來黨國法官威力就不再了。因為事實是人民認定的,也可以解決恐龍法官判決和社會觀感及認知嚴重脫節的問題,甚至是解決法官檢察官被買通等問題,這樣就能對司法審判結構產生徹底的改變,是一個比較快的方法。

有些大方向的問題,不需要在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上決議,就可以直接去做的。例如去年通過廢除特偵組的決議,這是與國際接軌非常重要的關鍵,美國在1999年就廢除,南韓也2013年廢除,事實上現在國際間沒有這種機制。司改國是會議要處理的,是需要經過社會討論的議題,例如審判制度的改變。

如果司法公開透明,其實也不需要經過司改國是會議討論。美國已經有很多法庭電視台,可以看法庭直播一些案件的審判過程。當人民可以很輕易去檢驗國家權力的行使,第一他們可以負責,第二是人民比較容易信任。像是現在國會直播就是一大進步,接下來就要看司法權不能也公開透明,雖然有很多法官檢察官都反對, 但這是考驗新政府的改革的魄力。


【本文取材自民報文化雜誌雙月刊】
2017年/第18期(五月號)

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

非常上訴不應是檢察總長的禁臠

吳景欽(作者為真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兼系所主任、永社理事)

民報/專欄 2017.06.04
http://www.peoplenews.tw/news/63132def-415d-4865-bc68-add6cb84a250


非常上訴乃與再審,構成我國對誤判糾正的兩大機制。再審的門檻相當高,能通過的案件,一千件恐不到一件;至於非常上訴,因專屬於檢察總長,故被告僅有向檢察總長聲請,而無自行提起之權。(圖片來源:民報/CC0

檢察總長顏大和,終於對前交通部長郭瑤琪案提起非常上訴,其主要理由,即是目前司法於貪污對價之認定,會因審理法院之不同,以致造成相類案件的歧異認定。惟當事人已多次請求提起,皆遭駁回,就讓人對此案的同意,感到驚訝與不解,甚至讓人思考,現行由檢察總長獨攬非常上訴權的規定,是否該重新檢討。

郭瑤琪案的救濟途徑

於公務員涉貪的場合,檢察官除須舉證被告有收受利益的事實外,更須提出有無貪污對價的證明。而就郭瑤琪所涉及的台北火車站招標收賄案來說,若所收到者是單純的茶葉,由於茶葉再貴,也不可能與廠商得標後的獲利成比例,就不會被認為有對價性。即便於茶葉罐內,真有兩萬元美金,但是否必然有對價,還得視當事人主觀意思、客觀情狀及得標利益等等為綜合判斷,這就不能免於因法官而異的差別對待。

而本案的第一、二審判決,以查無兩萬元美金或無貪污對價判決無罪,最高法院發回更審後卻改判有罪,對於認定收賄與否的事實,即茶葉罐內二萬美金的依據,竟是備受爭議且疑點百出的監聽譯文。因在長期監聽之下,所得的資訊必然龐雜,但執法機關只會提出對被告不利的部分為證明,這不僅是片段之詞,更屬一種恣意選擇,則此等證據就只能算是傳聞,而難提出於法庭之上。惜更一審法院,不僅未加排除,更僅以譯文的隻字片語,即判斷確實有收受二萬美金之事實,實屬以偏蓋全。

又法院據以認定有罪的另一證據,是來自行賄者的供述。惟此證詞,乃是在調查者不斷提示證物下陳述,不僅前後不一,亦有諸多矛盾,則如此的供述,實是在偵查機關的誘導下所為,根本不具有證據能力。但法院竟認為,證人與被告無冤無仇,不至於誣陷,並以監聽譯文中,證人有要被告注意茶葉內容,即來認定罐內必有美金一事,就反應出司法普遍存在的有罪推定與違反證據法則的一面。

故在更審法院未詳細調查有無收賄證據、又未審查有無貪污的對價關係下,就屬於刑事訴訟法第379條第10款,即於審判期日調查之證據未予調查,以及第379條第14款,即裁判不備理由,致為判決絕對違法,即便確定,亦可由檢察總長提起非常上訴。

而所謂非常上訴,必須是在判決違背法令下,由檢察總長向最高法院提出。若確認判決違法,除非證據已經明確而自為判決外,就會撤銷原判決,並由原法院重新審理。故非常上訴乃與再審,構成我國對誤判糾正的兩大機制。惟由於再審的門檻相當高,能通過的案件,恐一千件不會到一件;至於非常上訴,因專屬於檢察總長,故被告僅有向檢察總長聲請,而無自行提起之權。

檢察總長獨攬非常上訴,應修法改正

所以,既然郭瑤琪案的判決瑕疵如此之多,在聲請再審,屢遭駁回之下,就僅能寄望另一管道的非常救濟。只是檢察總長每天面對諸多當事人的聲請,到底如何選擇出可以提起非常上訴者,在法條未如再審般規定詳細下,最終就完全繫乎檢察總長的權力意志。尤其在郭瑤琪案裡,當事人已聲請至少七次,卻都被駁回,為何此次會同意,就更讓人難以理解。

一個可以合理解釋的理由,或在於監察院上月針對此案所提的調查報告。但問題是,被告每次聲請的理由,似與監察院的報告無太大差異,則此次同意提起,到底是檢察總長未曾仔細審閱被告聲請書,抑或懼怕監察院的糾舉權力,還是考慮到政治的風向?實令人感到困惑。更讓人思考,現行由檢察總長獨攬非常上訴權的規範,是否應該重新調整了。

傅崐萁與陳水扁

黃帝穎(作者為律師、永社理事)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17.06.05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08064

近日痛批蔡政府的花蓮縣長傅崐萁,可能參選台北市長。然而,傅的炒股官司已拖延逾十七年,嚴正挑戰司法的公正性及司改成效。

其中,傅崐萁涉入台鳳炒股案,檢察官於二○○○年提起公訴,案經二○○九年台灣高等法院更一審判處傅崐萁有期徒刑四年、併科罰金二千萬元,理由更指出傅崐萁連續炒股嚴重影響金融市場交易秩序,且態度不佳,未見悔意,又無故不出庭。但經傅上訴後,拖延至今逾十七年。傅另涉入合機內線炒股案,案經台中高分院判刑三年六個月,傅提起上訴後,此案件也是拖延逾十年未結。

相較之下,陳前總統龍潭案,姑且不論本案有特偵組教唆偽證、法院換法官等程序正義問題,單論案件審判時程,亦足見司法的差別待遇,龍潭案是二○○八年十二月特偵組偵結起訴,歷經三審至二○一○年十一月最高法院自為判決,不到兩年時間,全案定讞。

相較於傅崐萁的兩件官司,動輒拖延十多年,讓傅可以歷任國民黨立委及兩屆花蓮縣長;對照扁案不到兩年即可定讞,陳前總統從起訴前羈押,直接轉為定讞後服刑。司法的差別待遇及今年的司改成效,傅崐萁案正是觀察指標。

2017年6月3日 星期六

0603-04「人民期待的司法改革」座談會


【報名網址】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BfUe0r1LdDOqelHjGBD4j-1y46WY1vrD9XUHyG1IiHU/viewform

時間:2017.06.03(六)09:00-17:20
   2017.06.04(日)09:30-15:00
地點:台大集思會議中心洛克廳(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逢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密集進行,甚至已有組別結束分組會議的階段,然整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過程卻風波不斷。究竟,在人民心中希望實現的「司法改革」究竟是什麼樣子?

  為此,台灣陪審團協會、凱達格蘭學校、永社、綠色逗陣之友會共同舉辦座談會,特別邀請李鴻禧教授、許忠信副校長、陳師孟教授、黃東熊教授、張靜律師、鄭文龍律師、馮賢賢執行長等各方專家學者,舉辦座談會,想必能提出制度改善之建言,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活動免費
*備有簡單午餐
*現場報到時會發送餐券,憑券領取午餐

【主辦單位】
台灣陪審團協會、凱達格蘭學校、永社、社團法人台灣綠色逗陣之友會


6月3日 座談會議程

08:30-09:00 報到

09:00-09:30 開幕致詞

  張 靜 / 律師、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
  李鴻禧 /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名譽教授

09:30-11:30 場次一:
      為什麼要陪審團?-黨國司法的除魅:人民進場的陪審制度

  主持人:許忠信 / 教授、凱達格蘭學校副校長
        主談人:張 靜 / 律師、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
        與談人:黃東熊 / 教授、台灣陪審團協會名譽理事長
            陳為祥 / 律師、法律扶助基金會執行長
            林裕順 / 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教授

11:30-13:00 中午休息

13:00-15:00 場次二:
      誰來制衡司法、淘汰恐龍?-法官、檢察官、律師的問責、淘汰制度

  主持人:馮賢賢 / 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執行長
        主談人:陳師孟 / 台灣綠色逗陣之友會理事長
        與談人:黃帝穎 / 律師、永社副理事長
            黃越宏 / 法治時報社長
            陳志祥 / 基隆地方法院法官

15:00-15:20 休息交流

15:20-17:20 場次三:
      誰可以當法官?-考試晉用?民選法官?兼職法官?政治任命?

   主持人:張 靜 / 律師、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
         主談人:鄭文龍 / 律師、台灣陪審團協會創會理事長
         與談人:韓邦財 / 律師、台灣凱校人力發展協會監事
             錢建榮 / 臺灣高等法院法官
             莊豐嘉 / 台灣陪審團協會監事
 
6月4日  座談會議程

09:00-09:30 報到

09:30-11:30  場次一:
      如何養成未來的法律人?-公正、務實、人文的法學教育

        主持人:陳傳岳 / 律師、永社名譽理事長
        主談人:吳景欽 / 真理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兼系所主任
        與談人:賀德芬 /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名譽教授
            許惠峰 / 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兼系所主任暨所長
            姚孟昌 / 輔仁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

11:30-13:00   中午休息

13:00-14:30 場次二:
      我們對司改的主張(各主辦單位代表)

        主持人:鄭文龍 / 律師
        主談人:林珮菁 / 律師、台灣陪審團協會秘書長
        與談人:張雁翔 / 律師、永社副秘書長
      韓邦財 / 律師、台灣凱校人力發展協會監事
      洪英花 / 台北地方法院法官、台灣綠色逗陣之友會

14:30-15:00 【Q&A】

議事規則
  主持人:10分鐘
  主談人:35分鐘
  與談人:15分鐘 / 位
  Q & A :20分鐘

【聯絡人】
02-2321-8455|台灣陪審團協會執行秘書|林秉權

報名網址: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BfUe0r1LdDOqelHjGBD4j-1y46WY1vrD9XUHyG1IiHU/viewform
 
活動頁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715869685094926

吳敦義難以轉彎的黨產問題

黃帝穎(作者為律師、永社理事)

民報/專欄 2017.06.02
http://www.peoplenews.tw/news/21f5407d-4d47-4b94-baec-242f5c0ab3ce
國際社會對於國民黨享有驚人黨產,認為不可思議。吳敦義 (中) 要如何收拾前主席洪秀柱任內國民黨「護黨產」與拒絕實踐民主政治的國際質疑?
(圖片來源:民報/張良一


國民黨新當選主席吳敦義,無法逃避涉及國家轉型正義及政黨公平競爭的黨產問題。媒體報導,國民黨前後任主席洪秀柱與吳敦義的交接變數重重,兩人檯面下交鋒激烈,爭錢與權;除了中央委員提名權擺不平之外,還有21億黨產的交接問題。

簡單的說,黨產問題不只困擾著國民黨洪秀柱主席,更將成為新任主席吳敦義難以「轉彎」的嚴肅課題。

媒體指出,原由洪秀柱主席指派交接人之一的國民黨大掌櫃行管會主委邱大展請辭,且堅決6月就走人,使得吳敦義方面格外盯緊防變。很明顯的,從外傳千億到去年兩百億的黨產,在黨產會的依法行政下,恐尚有數十億元黨產,但此仍是洪秀柱與吳敦義共同關注,甚至是彼此衝突的問題。

新任的吳主席必須面對,全球民主國家對於國民黨驚人的黨產及黨營事業,也就是「國民黨為什麼這麼有錢」的質疑。暫不論過去數千億黨產之說,國民黨近年自行公佈的黨產,在帳面上仍高達166億元,這已是全球民主國家政黨無法想像的驚人數字。

吳敦義必須處理洪秀柱給世界的「護黨產」印象

洪主席任內的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曾在國民黨中常會報告訪美成果,強調「美國國務院主動提到,民進黨處理黨產問題,顯然不顧法院裁定,明顯不符合民主國家正常作為」,但美國在台協會(AIT)立即發佈新聞打臉國民黨。

中央社報導〈AIT:美對黨產無立場 蔡正元評論非事實〉,清楚指出:「AIT發言人游詩雅(Sonia Urbom)下午嚴正表示,美國在國民黨黨產議題上不採取任何立場,並點名蔡正元對事件的評論並非事實。(The United States does not take a position on the party assets issue. Alex Tsai’s comments on this issue are inaccurate.)」

換句話說,黨產會依法對國民黨產的處分,並非如國民黨對外宣傳「違法違憲」至美國無法接受。相反的,國際社會對於國民黨為何享有驚人黨產,才認為不可思議!對此,吳敦義如何收拾洪主席任內國民黨「護黨產」與拒絕實踐民主政治的國際質疑?

吳敦義必須面對黨產條例的立場問題

黨產條例並無洪主席誣指的「違法違憲」,現行黨產條例大多繼受德國立法。但台灣追查黨產的手段僅有行政調查,與德國1990年代成立「東德政黨與群眾組織財產獨立調查委員會」相比較,德國黨產調查委員會具有相當於檢察官的搜索、扣押等強制處分權,而我國追查黨產的立法其實相對「客氣」。黨產條例的立法原則多繼受德國,非如洪主席時代所稱的違反法治國原則。

全世界最有錢的國民黨,在洪主席時代竟拿黨產條例告洋狀,四處宣傳黨產條例「違法違憲」,完全無視德國的立法先例,更無視全球民主國家體現「政黨公平競爭」的民主普世價值。對此,被網友戲稱會「轉彎」的吳敦義,要選擇「反民主、護黨產」的洪規吳隨?還是要將國民黨帶到政黨公平競爭的民主常軌?